文旅山西

當(dāng)前位置: 主頁 > 文旅山西 > 晉膳晉美 >

山西特色美食攻略

山西省文化館????2021-10-06????作者:山西省文化館????瀏覽量:

  燒麥 :燒麥?zhǔn)菚x南地區(qū)傳統(tǒng)名食,形如石榴,潔白晶瑩,餡多皮薄,清香可口。浮山都一處:早在乾隆三年,浮山縣北井里村王氏,就在北京前門外的鮮魚口開了個浮山燒麥館,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種名菜。某年除夕之夜,乾隆從通州私訪歸來,到浮山燒麥館吃燒麥。這里的燒麥餡軟而噴香、油而不膩,潔白晶瑩,如玉石榴一般。乾隆食后贊不絕口,回宮后親筆寫了“都一處”三個大字,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燒麥館。從此燒麥館名聲大振,身價倍增。榆次灌腸 :榆次灌腸具有濃厚地方特色,是榆次“三寶”之一。榆次灌腸分紅、白兩種。紅灌腸用鮮豬血與面制成;白灌腸不用豬血,故呈灰白色。

  工藝:灌腸以蕎面制成,入口爽利而筋道,味烈,素淡開胃。早先,其制作方法比較簡單:用冷水將蕎面打成糊狀,入鍋煮熟,蘸醋、蒜而食,謂之“吃糊糊”。后來,經(jīng)逐步改進(jìn),將糊狀的蕎面放入小碟內(nèi),上籠蒸制。蒸制而成的灌腸,形如碗碟,大的直徑20厘米,小的直徑15厘米,色灰如瓷,呈半透明狀,不粘不連,軟而堅韌,富有彈性。佐以醋、蒜汁食之,既可冷食,也可熱炒,別有一番風(fēng)味。

  推薦:太原市府東街口的食品一條街的楊記灌腸。

  晉中油糕:油糕,是以黃米(即軟黍米面)為皮,糖料或棗泥、豆沙等為餡,經(jīng)油炸制而成的食品。色澤金黃,外焦里嫩,綿軟香甜,美味可口。

  晉中一帶,油糕的種類很多,因制作方法不同,有云片糕、棗糕(亦稱割糕)、生炸糕之分;因所用原料不同,又有糯米糕、菜糕之稱;因“糕”與“高”諧音,為取其步步登高、吉祥富貴之意,人們往往在年節(jié)或婚喪嫁娶、孩子滿月、過生日、老人壽誕、起房蓋屋時食之,故又稱年糕、喜糕。多年來,油糕伴隨著人們送舊迎新、慶賀道喜,成為晉中人民喜愛的傳統(tǒng)食品。

  解放前,以榆次城內(nèi)衙門街的“中興德”及祁縣、太谷一些老字號的油糕最為有名。

  孟封餅:孟封餅是清徐縣孟封村獨特的傳統(tǒng)名食,以香、酥、軟、甜、涼的特點久負(fù)盛名。凡品嘗過它的人,無不稱其為餅中佳品。

  長期以來,不論逢年過節(jié)探親訪友,人們總是設(shè)法買些孟封餅,一來自家過節(jié)品嘗,二來可作為禮品饋贈親友,表示對人敬重。

  來歷:孟封餅創(chuàng)制于清光緒十年,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。當(dāng)時南里旺村有姓馮的一家財主,孟封村的趙晉山給他家做飯。當(dāng)時臘月,馮家為歡度春節(jié),要求每天不吃重樣飯,頓頓都要調(diào)花樣。趙廚師盡管手藝高超,幾十天的變樣已技窮藝盡。一天,偶用面粉與油、糖炒成油性面與面粉加水和成面團(tuán)。不料面團(tuán)過稀,無法聯(lián)餅,只好用鏟子鏟塊,放在鏊上,再扣上扣鍋烤熟,主人食之,十分可口,要求繼續(xù)燒制,這就是孟封餅的開始。

  后來趙晉山回到孟封,向鵝池村的王富長借200元錢,開設(shè)餅鋪,經(jīng)營“孟封鍋塊”,后來改稱孟封餅。孟封位于清源縣東南,地處汾河?xùn)|岸,是糧食集散之地,聚集許多店鋪,從河北、榆次到文水、汾陽、陜西的客商絡(luò)繹不絕,孟封餅隨之而銷往各地。

  三倒手硬面饃:相傳光緒26年,八國聯(lián)軍入侵北京,慈禧倉皇西逃,行至臨晉縣城,已饑餓難奈。適逢謝氏一家“三倒手”饃鋪的硬面饃剛出籠,慈禧嘗后,連聲稱贊味道好。到長安后,仍向往“三倒手”饃,便將之列為貢品享用。從此,“三倒手”美名遠(yuǎn)揚。

  “三倒手”硬面饃制作工藝復(fù)雜,系手工操作,經(jīng)過3次倒手,使面粉充分發(fā)酵,因而達(dá)到了層次分明,圓潤飽滿,入口醇馨,味美香甜的上佳效果。

  “昔日慈禧用膳畢列為貢品,今朝人們食用后無不贊賞”這幅對聯(lián)貼在運城市區(qū)南環(huán)西路個體工商戶謝斌祖?zhèn)?ldquo;三倒手”的門前,昔日的貢品已經(jīng)走入百姓人家的生活中,它的味美、口醇、色香正將“三倒手”硬面饃推向更高一層的名吃空間。

  油糊角:油糊角,創(chuàng)制于唐代。據(jù)傳那時有位將軍遠(yuǎn)征,其妻身懷有孕。將軍征戰(zhàn)得勝而歸,其妻用家鄉(xiāng)的特產(chǎn)黍米面,炸成油糊角犒勞丈夫,將軍食后贊不絕口。即日其妻分娩,得一男一女,將軍大喜,命軍廚做油糊角犒勞三軍,以示慶賀。有趣的是油糊角里分別包上了紅豆餡和胡蘿卜餡,紅豆餡表示生男,胡蘿卜餡表示生女。此后,人們?yōu)榱思o(jì)念這位將軍,就用做油糊角作為生兒育女的吉祥物。

  清末,陵川縣的一些飯鋪達(dá)到盛極時期。油糊角至今仍是當(dāng)?shù)爻R姷膫鹘y(tǒng)食品,并且有了很大的發(fā)展。黍米面已被面粉代替,菜餡中有雞蛋、豆腐、粉絲、粉皮、韭菜、芝麻、蘿卜等多種。

  油面:油面是太谷縣的傳統(tǒng)食品,狀似饅頭,經(jīng)油炸制而成。外酥內(nèi)軟,香甜可口。

  文字號:清乾隆年間,太谷縣即有油饃、油食等油炸食品。到咸豐、同治時,西街“隆盛長”(原名“隆盛昌”)開始生產(chǎn)油面,專供大戶人家食用。后來“文”字號(文元堂、文令堂、文成堂)增加原料,改進(jìn)工藝,使油面更富特色。“文”字號逐漸取代“隆盛長”,成了制作、經(jīng)銷油面食品的大字號作坊。

  油面本為年節(jié)佳品,由于“文”字號闖出了名聲,遂成為民間常食的一種面食及饋贈親友的佳品。

  砍三刀:砍三刀,色呈金黃,綿甜利口,是五臺山人春節(jié)期間的主要食品之一。每年年關(guān),家家制作,戶戶蒸食,代代相傳,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。

  油布袋: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,五臺勞動人民生活貧困,常年以玉米為主食。為了改變這種單調(diào)乏味的飲食,五臺人便創(chuàng)制了一種粗糧細(xì)作的食品。炸制時,為使麻油滲入其中,要在上面砍三刀,故稱“砍三刀”。又因其吃起來油香四溢,故又稱“油布袋”。

  老勁子麻花:明末清初,永濟(jì)縣張營鄉(xiāng)的永寧村,有個姓陳的人,自制麻花出售,遠(yuǎn)近聞名,人們稱他的麻花為“老勁子麻花”。

  原來老勁子家很富有,由于他重名輕利,賣了數(shù)十年麻花,把家當(dāng)給賣窮了。不過他制作的麻花根大股勻,酥脆味美,價格又便宜,吃的人很多。他每天擔(dān)上兩個大攬筐,走村串巷沿街叫賣。

  一天,碰著兩個衙門的公差,要把他的麻花全買下。老勁子說:“我要賣給家家戶戶眾人吃,不能讓你們獨享。”公差生氣了,將他的攬筐一腳踢翻,把麻花摔碎。老勁子便叫來一伙人把麻花全吃了。

  公差見大家吃后不要錢,很納悶,就把這事報給縣官,縣官聽后說:“此人重名輕利,就不用管他了”。當(dāng)?shù)刂两襁€流傳著這樣的話:“老勁子的麻花,彥子的紅白戲,誰吃誰看誰喜歡”。

  老勁子麻花的制作技藝經(jīng)代代改進(jìn),質(zhì)量不斷提高,已成為永濟(jì)的獨特食品之一。

  太后御膳泡泡糕:太后御膳泡泡糕遠(yuǎn)看呈蘑菇狀,如晚霞放彩:近看似綻絲吐絮,如金菊斗妍。遍體金黃,酥脆香甜,可滋補強身。

  山西省侯馬市古稱新田,是春秋晚期晉國的都城。這里的新田飯店有位屈志明師傅,他制作的“太后御膳泡泡糕”,晶瑩透亮、酥脆香甜。

  來歷:1948年冬,屈志明在侯馬車站擺個飯攤,專賣大碗面。有個老頭常來喝茶聊天,也吃些他的大碗面。可是,卻常見他搖頭晃腦地反復(fù)嘮叨:“這茶葉不如宮里的好,這飯也不如宮里的香……”

  原來,老人叫許德盛,生于清道光十六年,曾在皇家御膳房為廚,他制作的泡泡糕,慈禧太后很愛吃。1900年,八國聯(lián)軍攻占北京,慈禧太后逃往西安,許德盛隨駕備膳。途中,他因病不能侍奉太后,輾轉(zhuǎn)流落侯馬。

  由于不愿技藝失傳,他見屈師傅為人忠厚,就把泡泡糕德制作絕技傳授給他。1954年老人去世時享年118歲,據(jù)說他之所以長壽與他常吃泡泡糕有關(guān)。屈師傅于1986年病故,生前又把此技傳給侯馬市新田飯莊經(jīng)理黃靜亞。

  珍珠粥:珍珠粥本是壽陽民間普通的小米綠豆稀粥,因味美可口,曾得到清道光皇帝的贊賞。

  珍珠粥傳說:清道光年間某夏,兵部尚書祁雋藻回鄉(xiāng)省親,特地請道光皇帝起駕到家鄉(xiāng)壽陽的方山避暑。行至方山腳下,天色已晚,下榻之后,祁雋藻即命人用綠豆、小米熬成稀粥,奉獻(xiàn)圣上。

  道光帝一路顛簸,備受暑熱,驟然落榻于清涼之地,身上已爽快了許多,又見這黃澄澄、香氣襲人的米粥,更是喜不自勝,隨即食用,并指著綠豆問:“這晶瑩鮮綠之物,真如珍珠一般,這叫什么粥啊?”祁雋藻見圣上如此歡心,十分高興,順口答道:“圣上說的對,此乃壽陽有名的珍珠粥。”從此,珍珠粥美稱傳揚開來

  羊雜碎湯:是一道街頭常見小吃。在一只大鍋中放入羊肝、肺、胃、腸、心、蹄筋等煮得爛熟,然后加入蔥、姜、香菜、粉條、豆腐等同煮,熟后盛入碗中,澆上羊肉湯,再放香菜、醋、鹽、辣椒等調(diào)料即可食用。

  該湯香氣撲鼻,湯色乳白,熱辣鮮美,是冬季常見小吃。

  羊雜燴:洪洞的羊雜燴創(chuàng)制于元代。到了清朝,因其灶具、烹制獨特,已與平遙牛肉、聞喜煮餅齊名。

  特色:原汁原湯,必須用沙鍋燴制。調(diào)味品只加鹽、辣椒油(用羊油炸制)、蔥白。花椒、味精、大料等調(diào)味品一概不用。據(jù)傳是保留了蒙古人民吃羊肉的遺俗。

  稷山麻花:稷山麻花是運城的傳統(tǒng)風(fēng)味小吃。據(jù)傳,麻花原是宮廷食品,傳至民間時成為兩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狀,現(xiàn)在洪洞一帶還可見到這種食品。

  清乾隆年間,翟店鎮(zhèn)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帶回家鄉(xiāng)運城,制作出售,食者甚多。后來,這位商人不斷改進(jìn)制作技術(shù),將麻花由兩股改成三股,然后擰成炸制,呈金黃色細(xì)絲花紋狀。

  目前,稷山麻花已進(jìn)入北京、深圳、黑龍江等10多個省市銷售,頗受歡迎。

  解州羊肉泡饃:解州關(guān)帝廟聞名全國,解州的四大名吃——羊肉泡饃、黍面油糕、炒面油茶、豬油蔥花扯面也名傳四方。而這四大名吃中,又以羊肉泡饃最為著名。

  解州羊肉泡饃選料上乘,作料齊全,工藝獨特精細(xì),湯汁新鮮,味美可口,因而它“看著美,吃著香”,受到四方客人的稱贊。

  有詩云:“原湯優(yōu)汁味鮮美,去寒暖胃添精神。夏天吃了防胃寒,冬天吃了暖全身。”據(jù)說,當(dāng)年慈禧太后西去長安,聽說解州羊肉泡饃很有名氣,就派專使到解州為其取之。

  豆沙糕:豆沙糕創(chuàng)制于清末,由豌豆、梔子、柿餅制成。

  相傳當(dāng)年太平天國義軍攻克河南濟(jì)源后,招募當(dāng)?shù)厍鄩涯耆胛?,率兵北上攻占了晉城、長治等地,繼續(xù)向晉南挺進(jìn)。部隊駐扎曲沃時,一些濟(jì)源籍傷殘士兵看到曲沃地肥景美,市井繁榮,便不思故鄉(xiāng),留居曲沃,為謀生而經(jīng)營起豆沙糕生意。

  到了民國年間,豆沙糕擔(dān)攤比比皆是,成為獨具風(fēng)味的地方小吃。他們還編了口頭禪:“來到曲沃縣,住在大東關(guān),抄弄一副擔(dān),賺點豆沙錢。”經(jīng)營豆沙糕,既不占地盤又不需開門鋪,原料易取,薄利多銷。